能見度◕◕•☁↟,是指視力正常的人能將目標物從背景中識別出來的最大距離╃☁••☁。即白天以靠近地平線的天空為背景◕◕•☁↟,能清楚看出視角大於20度的地面灰暗目標物的輪廓並辨認出它是什麼物體◕◕•☁↟,夜間能清楚看見目標燈的發光點╃☁••☁。以m(米)為單位╃☁••☁。能見度的大小◕◕•☁↟,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①目標物與襯托它的背景之間的亮度差異╃☁••☁。差異愈大(小)◕◕•☁↟,能見距離愈大(小)╃☁••☁。但這種亮度差異通常變化不大╃☁••☁。②大氣透明度╃☁••☁。觀測者與目標物間的氣層能減弱前述的亮度差異╃☁••☁。大氣透明度愈差(好)◕◕•☁↟,能見距離愈小(大)╃☁••☁。
【裝置名稱】•·:大氣能見度感測器
【能見度定義】•·:大氣能見度感測器為具有正常視力的人在當時的天氣條件下還能夠看清楚目標輪廓的最大地面水平距離╃☁••☁。
【功能介紹】•·:大氣能見度測量儀發射端透過紅外led光源發射紅外光◕◕•☁↟,紅外光源透過一定體積的空氣◕◕•☁↟,由空氣中的氣體分子◕◕•☁↟,氣溶膠粒子│╃、霧滴等引起紅外光源散射◕◕•☁↟,能見度測量儀接收端透過接收紅外光源散射光的強度來確定能見距離◕◕•☁↟,同時儀器可對能見度連續測量輸出╃☁••☁。
【檢測原理】•·:35°前向散射原理◕◕•☁↟,測量更準確╃☁••☁。
【整體外觀】•·:整體環抱式一體化設計使內部電纜的佈局更趨合理╃☁••☁。
【測量元件】•·:光學部件鏡頭◕◕•☁↟,紅外led光源╃☁••☁。
【硬體防護設計】•·:
①│╃、採用了光學部件鏡頭朝下並帶有防護罩◕◕•☁↟,有效防止降水│╃、飛沫或塵埃進入鏡頭◕◕•☁↟,減少探頭表面的汙染◕◕•☁↟,這種設計提供了精確的測量結果並減少了維護的需要╃☁••☁。
②│╃、探頭的防護罩為鋁合金材料◕◕•☁↟,表面塗有防腐蝕的玻璃纖維塗層╃☁••☁。
③│╃、能見度儀的過電壓和電磁保護裝置能保證感測器的長時間安全執行╃☁••☁。
④│╃、紅外LED光源◕◕•☁↟,增加濾光設計│╃、抗光源干擾╃☁••☁。
⑤│╃、低功耗◕◕•☁↟,內部電路抗干擾設計╃☁••☁。
⑥│╃、儀器的直流供電電路具有防反接和自恢復保險雙重設計╃☁••☁。
【裝置清單】•·:大氣能見度測量儀1臺+2個抱箍╃☁••☁。
【安裝注意事項】•·:
①│╃、將能見度感測器安裝到距離地面大約2米的地方╃☁••☁。
②│╃、保證能見度下方不要有別的物體◕◕•☁↟,干擾測試╃☁••☁。
③│╃、理想安裝場地應距大型建築物或其它會產生熱量及妨礙降雨的設施至少100米◕◕•☁↟,而且也要避免樹蔭的影響╃☁••☁。
④│╃、場地應無干擾光學測量的障礙物│╃、反射面和明顯的汙染源╃☁••☁。
⑤│╃、選擇合適地點安裝裝置◕◕•☁↟,裝置提供安裝抱箍◕◕•☁↟,利用抱箍將裝置安裝到75mm立杆上◕◕•☁↟,為避免光源干擾◕◕•☁↟,發射端務必在南側╃☁••☁。
【供電方式】•·:10-30vdc寬壓供電╃☁••☁。
【測量範圍】•·:0-10000m╃☁••☁。
【測量誤差】•·:≤1KM±2%;±10%>1KM╃☁••☁。
【解析度】•·:1m
【更新間隔】•·:20s
【平均*時間】•·:(MTBF)大於18000小時
【工作環境溫度】•·:-40~60℃
【工作相對溼度】•·:不大於95%(30℃)
【重量】•·:小於10kg
【功耗】•·:0.5w
【紅外光波長】•·:870nm
【訊號輸出方式】•·:RS485◕◕•☁↟,標準modbus-rtu協議
【可測能見度資料種類】•·:
①│╃、實時能見度數值
②│╃、能見度10min平均值
③│╃、能見度1min平均值
【光學鏡頭潔淨等級】•·:可實時讀取紅外光發射端│╃、接收端的鏡頭潔淨度◕◕•☁↟,清潔度等級1-5◕◕•☁↟,5代表清潔度最高◕◕•☁↟,當清潔度小於3時需要現場清理光學鏡頭╃☁••☁。
【能見度常識】•·:
1.能見度20-30公里能見度視野清晰
2.能見度15-25公里能見度好視野較清晰
3.能見度10-20公里能見度一般
4.能見度5-15公里能見度較差視野不清晰
5.能見度1-10公里輕霧能見度差視野不清晰
6.能見度0.3-1公里大霧能見度很差
7.能見度小於0.3公里重霧能見度極差
8.能見度小於0.1公里濃霧能見度極差